<![CDATA[
时隔两年,再次来公司参加股东大会,第一感受依然是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和两年前一样!做为股东很自豪
王来春董事长虽是线上参会,依然保持了极强的控场力,成为会场的绝对核心,几个细节:
✈要求现场逐一介绍出席的董监高;
✈指出 主持人用衣服颜色 点名发言“没礼貌!”;
✈说到代工厂时,王来春董事长明显有点生气;
✈主持人准备结束问答时,“不要这么小气,多给大家点交流时间“;
✈会后详细交待工作人员安排车间参观。。。
让我联想到巴菲特口中的内布拉斯加家居城“B夫人”,哈哈!
几点收获:
1、 关于定位
✈我们立志做一个摆渡人,而不是淘金人!
✈如果你是淘金客,摆渡人也要来做淘金客,你会怎么想?!
✈代工厂是对我们的贬低!当下时代代工很难存活下去。
✈立讯是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硅谷,如果有人还不知道立讯精密,那他一定不是行业里边的人!
✈哪里有蓝海?台积电以外,其他都是蓝一下就红了。
✈我们不造车,只专注于整车的“血管和神经系统”。希望在2035年前成为全球Tier 1的前十。
✈我们现在感觉很舒服,因为“三个五年”战略把短中长期规划的很清晰。
“三个五年”战略:
2021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重点仍在消费电子领域,同时积极规划通信和汽车板块发展;
第二个五年,通信和汽车领域将在消费电子市场之外有较好贡献;
第三个五年,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Tier 1领导厂商。
2、 关于股价和分红
✈股市有牛熊,我不买股票也说不准。
✈我们是有点委屈的,你说不委屈是假的。
✈希望做更充分的交流,让投资人更好了解和判断,相信市场会给出理性的回馈。
✈我和王来胜所有卖的股票,除了换个大房子,其他都是用来支持公司发展。
✈公司发展都很稳健。
✈我们是长跑不是短跑,要拿成绩来证明自己。
✈未来三年都不会提高分红率,还在高速发展期需要投入!
✈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还是比较多的,不希望因分红导致研发投入减少。
✈从投资人的角度看,公司毛利率有下滑,但是我们内部ROE都很健康,内部是达标的。
✈我很着急 股权激励无法兑现会影响高管收入。
✈我们对自己发展还是充满自信!
3、 关于汽车板块
✈我们看到了中国智能电动车发展的趋势,并且做了深度的布局。
✈当下的电动车,相当于2015-16年的消费电子的情形,有望复制。
✈未来3年汽车板块复合增长率30%-50%!
✈预计第三个5年达到2000亿营收。
✈我们不造车,只专注于整车的“血管和神经系统”。希望在2035年前成为全球Tier 1的前十!
✈在通讯的高连接上,消费电子的精密加工上,我们有优势,汽车电子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做好准备随时迎接机会。
✈一部车,我们能供应的部件,包括线束、连接器、屏幕、智能座舱,周边产品等,价值在3-4万元,目前做到1.3万元左右,还没有覆盖到所有客户。
✈整车线束是汽车的血管和神经,占整车成本5%~10%,地位跟芯片差不多。
✈汽车电子需要更多沉淀
✈到目前为止没有收到过客户投诉,说明我们的品质没问题。
4、 其他
✈对于电脑、平板这类产品,前三年因为大家要居家上课或办公而有透支,今年到明年,消费电子都不会特别好。
✈消费电子未来3年还能保持20增速,再往后最多双位数增长。
✈6月苹果MR产品有望首次亮相。
✈只有具有芯片开发能力的公司才有可能在未来推出具有颠覆性的产品。
✈人形机器人是继系能源车后最好的产品,立讯最有抓手,70%产品都有覆盖。
✈337法案已经尘埃落定,海外客户原来的顾虑打消,会逐步回来。
✈海外建厂是跟随大环境相应做出的调整,海外产能目前不到25%,未来会继续上升到30%。
✈XR在未来15年内,不会取代手机和电脑,从更长远来看,肯定会取代,需要很长的时间。$立讯精密(SZ002475)$
本话题在财经新闻有6条讨论,点击查看。
财经新闻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财经新闻手机客户端 bestfinancenews/xz]]>
#立讯精密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