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ATA[
提问一(上海):感觉这位股东可能是来毛遂自荐的,要做公司的顾问。。。
尊敬的中远海控管理层以及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来自深圳的一根老韭菜,不远千里来到咱们中远海控,是想给咱们这个海控提点意见。我炒股近30年,从来没见过海控这类公司,就是净现金能覆盖它市值的,这是几十年从来没遇到过的。
公司这几年的分红,也是非常非常慷慨的,应该在A股里面也是独一份,没有其它公司能赶上。这两年中国股市进入中特估的时代,业绩越好就跌的越惨,业绩越惨涨得越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现在这个市场的失血是非常非常严重的,我们实际上用了很多钞票,去年应该是28万亿,比美国和欧洲加起来还要多,今年元月份是7.38万亿,比美国日本在欧洲还要多,但是这个钱进不了房地产,又很难进股市。因为它进来之后没人跟,所以我们整个市场面临的现状是流动性枯竭,有钱人纷纷移民国外,这种状况什么时候结束呢,不好说。
现在全世界的股票几乎都在创新高,我在这儿的提议是,中国股市还在跌,可能还会继续暴跌,到时候可能会遍地黄金,作为政府可能会鼓励咱们央企来救市,咱们央企受限也是比较多的。
所以我的个人建议是,公司能尽量保存现金,到时候一把进来可能两个月就翻倍,2,000多个亿再翻2,000多个亿,咱们创纪录的直接100%的分红来一次。
因为我在这市场上混的时间比较长,既有非常成功的经历,也有惨痛的失败的教训,那么论这个对上市公司的熟悉程度,以前我说第二,可能没有人敢说第一的,现在GDP出来了,我可能排第二。
如果公司需要,我可以作为公司的顾问,谢谢啊!
董秘肖俊光:谢谢这位股东,我代表管理层简要的回应一下。
公司的生产经营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现在主要的问题也跟大势有关,我们的市值股价跟我们的经营业绩好像有点不匹配。我们公司管理层都是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包括股东的一些殷切的希望。
那么,大家可以看到,公司对股东回报的工作一直在做。从去年开始我们修订了更加透明的、明确的、稳定的派息指引。我们未来的派息,都会按照公司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30%-50%的派息率。去年,从中期派息到末期派息,我们也是按照上限派息率进行的现金分红。
另外,公司的大股东中远海运集团表达出了对股价的信心,连续两次增持将近50亿。本次股东大会里面有个议案,请股东们授权公司董事会未来在二级市场回购A股或H股。
这些工作其实信号应该都是很明确的,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对维护公司的市值,对公司的股价,对提高中小股东的回报是一直在努力,一直在争取的。
那么,至于未来具体的会有哪些操作,等我们董事会决定之后,第一时间通过公告的方式再宣布。
非常感谢像您这样长期支持中远海控,看好中远海控未来走势的股东,我们管理层会在公司的市值提升,经营管理成本控制、股东回报等方面继续努力工作。
提问二(香港):我是一名90后的小股东,持有海控已经第7年了
8年前的股东大会,我要求过管理层尽快落实各项关联交易,缩短大股东增持海控的计划期,这方面管理层已经很好的完成了,谢谢管理层的努力。
另外,我也问过管理层关于资本运营部相关的工作内容,在过去半年,海控持有中远海运港口的比例从55%增加到60%,但除了港口,以及一些其他已经公告的项目以外,海控在未来的二级市场方面还有哪些操作呢?资本运营还有战略组织方面又有什么情况?
第二个问题,我留意到海控在各个子公司方面都在招聘航空物流相关的人才,请问海控在供应链物流方面未来有什么计划?是否打算开展航空物流的业务?有什么具体的内容可以分享呢?
最后,我也继续向管理层提出两项要求:
首先,考虑私有化中远海运港口,港口现在的市净率只有不到0.40,被严重低估,市面流动的市值也不到70亿港元,私有港口可以体现海控未来的价值,对未来海控供应链港口物流资产上面有重大的好处。
其次,我要求海控要尽可能多披露一些拓展供应链物流方面的信息,包括一些规模比较小不需要发公告的那种信息,也可以通过公众号等渠道发布,让股东还有市场都可以了解更多的发展信息。
我希望管理层在过去几年做的一些平稳周期的行动与收购,能够在未来的市场情况不理想的时候,依然可以为股东带来持续的回报。
祝管理层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
总会计师郑琦: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过去一年资本运营部的工作。
我们去年不单单增持的广州港3.5%的股权,我们对一些上下游跟我们主业有关的企业也进行了投资。
我们入股了上海港,也是我们的一个下游企业,197.37亿元,已经公告了;
我们投资了上游企业中粮福临门,它在配合我们下一步的供应链业务方面,对我们发挥很大的作用;
我们作为战略投资者跟投了中远的物流供应链公司,12.17亿的股权,也是为我们下一步的供应链业务的发展做准备;
我们投了非银行的金融机构,进行股权的增持。(自家的财务公司)
同时,我们也下了一个订单,作为我们的船舶运力的增加。到目前为止,海控手持订单一共是44艘,整个投资规模达到78.8亿。
这是去年资本运营部在董事会的带领下,做的已经落地的工作。
此外,资本运营部依然在跟主业上下游相关的,包括围绕着数字化和供应链所相关的这些产业,我们在看一些项目。包括和我们相关的一些中介,一些投资机构我们都在了解。等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会按照规定进行实时的公告。谢谢。
点评:郑琦总复述一遍已经发过的公告,对于未来的操作,显然是不能多说的。
副总经理张炜:非常感谢股东的提问,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
大家都注意到了,最近这段时间我们举办的校园招聘,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特别是在我们投资领域、数字化、仓储、产品经理等等方面,这也是我们公司提出的数字化供应链转型,保持战略定力方面,我们还是以客户为中心,来进一步探索、优化供应链各个环节。
通过目前的新技术,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来打造供应链融合的新模式。
这项工作我们去年就开始做了,我们去年做了些顶层设计,成立了供应链事业部。
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核心领域是,一体化的全面产品与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智能运营、全球化的供应链生态。
首先,一体化的全面产品和服务,包括一站式的客户前台,标准化的产品加自由组合,以及按需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包括能够覆盖供应链商品的行业全面解决方案。
其次,数字化赋能的智能运营,我们最近是有些作为的。特别是一些客户经过了三年疫情以来极端的市场洗礼,客户对供应链的安全、可靠、稳定、可送、可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供应链做到了全程可视,在交付异常情况下的预警,数字化协同等。
第三,我们要打造全球化的供应链生态圈,海控现在有5个中台加1个前台,包括运营以及供应链资源协同的布局,供应链网络的优化,客户与供应商协同发展,数字化生态力的探索等方面。
我们关键举措是,以客户为中心、以运营为基石、以资源为保障,建立数字化供应链的机制进行保障。
5个中台包括客户中台、客服中台、产品中台、资源运营中台以及技术中台,重点是数字化组织运作的机制。
这里跟大家特别介绍一点,我们最近提出来的,航运加港口加物流一体化的配置、航运加港口加物流一体化的运营、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考虑。
我们重点考虑推进资源布局,持续建设和优化资源运营系统。
第一,加快研究推动资源运营,这个资源包括仓储、堆场、报关、拖车、物流等运营,针对每一项供应链资源,建立相应的资源运营系统,标准化的管理。
第二,我们会推动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运营,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重塑匹配我们数字化供应链需要相关的业务流程。
第三,我们会推动产品的迭代,前段时间我们推出的“泰鸿”,是拖报一体化的全链式的产品,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第四,我们会推进控制塔的建设,控制塔主要提供数字化客服的能力,优化客户端的可视功能,通过搭建控制塔的平台,实现全流程可控可视的管理。
第五,我们会进一步推动客户画像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化供应链的技术,包括区块链、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对我们全球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做准备。
提问三(彭总):尊敬的杨总,各位领导,我今天是第5次参加你们的股东大会
我持股到现在也是2年了,公司的股价每开一次会掉一次,每开一次会再掉一次,今天是掉的最厉害的。但是我为什么还持有,不但没卖还在买,确实我是看好你们公司。一是看好你们端到端、区块链,还有你们买了很多的资产,负债比例也一直在下降,我看你们都是做实事的人。
你们的生产经营我是非常佩服的,也是很认真的。特别是万董事长,一直在跑市场,陆续会见了上海市委书记、广西省委书记、贵州省委书记、海南省委书记等等,我们非常地感谢他。
咱们现在股价为什么要跌呀?我分析有两个原因:
首先,就是现在的空头太猖狂了,毫无底线,毫无道德标准,大量的做空中远海控。
其次,我们的散户太多了,赚了1毛、2毛就卖,空头一打,就形成恐慌。我们这两年心里面非常非常地难受,度日如年呐。
希望你们来帮一帮我们的中小股东,既然空头这么猖狂,那么你们大股东,作为管理层要敢于亮剑,敢于出手,打爆空头。
这两年时间,大股东出手增持了50个亿,不是50块钱,这是你们在做的实事我们都看到了,为什么股价还在掉?就是那些空头太猖狂,根本没把你们放在眼里,肆无忌惮,毫无道德底线。
半年前那天我就说,假设我有2000多个亿,有这么多的船,还有这么多的码头,他们空头为什么还敢做空你们呢?就是他们太藐视你们了,希望你们这一次,也不是建议,我要求你们回购。
回购我算了一下你们可以买到4.6%,增持是一个大股东受益,回购则是全体股东受益,希望你们认真的对待。这次再也不能开玩笑了,上次我们看到你们的回购,但是你们开了两次玩笑,这次不能开玩笑了,一定要回购。
从去年的六月二十号到今年的六月二十八号,你们一共分了4块2毛7,我的朋友们,你们看一下,哪里有这么好的公司。
我也希望我们在座的股东,希望我们53万中小股东千万不能再卖了,你们卖的是血和泪呀。你看一下,好便宜呀,现金都远远超过市值了。
所以我希望你们敢于亮剑,一定要回购!
建议你们管理层带头增持一点,增持一点给我们一点信心,你们不增持的话,让大家看不到希望。这么好的公司不能这样糟蹋了,不能这样浪费了。如果浪费了,对大家,对你们名声,对我们股东的效益,对国有资产的流失,都不是一个好的现象,我希望你们这次要认认真真的对待这个回购。
还有一个建议就是,现在国家有政策有文件,要走进企业了解企业,跟企业同命运。证监会也发了文件,我希望你们开一个小型的座谈会,找有代表性的二三十个人,以倾听我们中小股东的诉求。
谢谢杨总!特别是谢谢万董事长!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可能长期不发光!我一定相信!中远海控一定是星辰大海!谢谢!
全场鼓掌,掌声热烈!
总经理杨志坚:谢谢这位股东,每次股东大会我都能看到您,您提的问题都很重要,大家的掌声说明了,现在请董秘来做个回应。
董秘肖俊光:谢谢彭总对管理层的提问、建议和要求。
上次股东大会我就说了,对于公司的股价,管理层是感同身受的。大家也可以看到,公司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包括股东回报的决策,作为大股东,作为管理层,都已经体现出来了。
跟大家再稍微讲一讲这个回购,因为上市规则,对大股东持股没有超过50%的公司,有爬行增持的限制,就是说在12个月,任何一个12个月,滚动的12个月之内,由于增持或回购造成的大股东的股票权/持股比例不能超过2%。
所以我们大概算了下回购是有4.6%,但它有时间的一个框架,就是我们不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去做这样的操作,他只能爬行的,慢慢慢慢的做。
前一段时间,我们大股东都是采用增持的方式,我们讲增持和回购,二者都要满足,都要不能超过这2%,所以这次我们回购议案里写的非常清楚,不会因为回购去触发要约收购的条款。
那么对于空头,我跟很多的机构也在沟通,可以看到公司的基本面,各方面的价值因素都在这里,我觉得他们更多是来自于对宏观大势判断的短期因素,造成了对股价的波动。
就我目前了解到的,空头都需要一定的空间,现在也没有那么大的空间让他有胆量来做空,做空海控的机构应该讲也不会有那么多,这个我们都可以看出来。
从年初至今,A股涨了8.6%,H股涨了18%左右,公司股价也在慢慢稳定,有一定的上升。关于中小股东的交流会,公司管理层以及相关部门一直是非常重视的,我们跟市场上的写分析报告的研究员都是长期讲解公司的业务架构,对财务披露的公开数据做解释。
绝大多数研究员给出的公司报告,都是买入、持有的评级,个别研究员写的没有道理的结论,我们第一时间或者长期的跟他进行一些正确的解释与沟通。整个二级市场上,券商的分析报告,对公司都是比较正面的。
同时,我们在上证互动易与投资者保持交流,我们还一直保持着每个季度的业绩发布后跟投资者进行电话会议的沟通。
在我到任之后,就与IR一起,与中小股东代表做了一次沟通,我们也会持续保持沟通。我们非常欢迎像彭总这样中小股东来公司沟通,我们也会考虑投资者见面会这样的形式。
刚才他讲了,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的,公司的生产经营,在双品牌战略加持下,在行业内的成本优势、经营优势是比较显著的。
在资本运作方面,我们郑总刚才也提到,公司战略非常明晰,我们要建立端到端数字化,我们在这方面也在加大资本投入。
那么,未来也可以通过业绩披露,看到我们抵抗周期,平抑周期的盈利能力,通过经营数据来得到验证,所以公司的股价也会围绕着真正的价值会有回归。
提问四(香港):未来你们是否会发展航空的业务?
一些已经公告的项目,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但是我们想了解多一些未来还有什么目标计划?另外,了解下这一年长约签订的情况?
副总经理张炜:我们要塑造全球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核心是要围绕客户的需求。
下一步,我们会在资源建设与布局方面会做一些投入。我们海控现在是有空运方面的业务,有这方面的客户需求。未来,客户在这方面需求如果强烈的话,那我们也会在资源布局方面做重点考虑。我不知道这个回答清楚不清楚。
点评:长约这个问题直接被忽略了,或许是关乎于商业机密
总经理杨志坚:可以吗?这样回答你满意吗?
副总经理叶建平:这边没有问题了
提问五(上海):尊敬的管理层,各位领导你们好,我是海南东方私募的股东代表
这两年我们大家看到在行业比较景气的情况下,公司为股东们赚到了很好的利润。现在的情形是大家觉得国内外经济可能未来不太乐观,那么在这种情形下想跟管理层请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在经济比较悲观的情景假设下,我们有没有做过类似的盈利或者是经营的压力测试?是否会出现在目前的行业格局和布局下,类似上一个行业周期低点那样,利润出现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情况?
第二个问题是,前面股东提到的,在增持以及回购的力度上,能不能顶着技术规定的上限去做?因为我们觉得回购对股价的帮助可能比分红对股价的推动作用会更加的大一点。
总会计师郑琦:关于这个问题,实在的很难回答。因为我们是全球性的公司,公司的运营跟全球的经济贸易各方面都是紧密相连的。
我可以讲的是,我们现在感觉到的,跟股民的感受是一样的。2022年的这种市场火爆形式是不可能再现的,至少我们现在的认知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经过这几年我们的资产结构和股权结构改变以后,给我的感受是公司经营的韧性变得非常强。
资本运营部去年8月份才成立的,我们用这五个月的时间,在上下游企业增资收购,实际上也都是为了抗周期在做。我们对于港口一直在增持,目前股比已经占到60%,我们都在做一些安排。我们做数字化、供应链、端到端也是为了抗周期,这是我们的重大转型。
随着我们的债务结构大幅的好转,我们感觉到公司的成本控制明显在下降。船队结构上看,我们在21、22年船价风高的时候,没有去下长期的租船订单,这是我们管理层很明确的目标,所以我感觉公司的韧性更强了。
但是,整体经营还是要看全球经济和贸易,大家都关注到我们有2300多亿的现金,实际上这是合并报表的资金,其中有好多也是我们合资公司的资金,我们是控制不了的。
作为管理层,我们会做围绕我们主业有关的资本性投资和战略性需求投资,同时我们还会留下一定的现金来抵抗风险。
不知道我的回答能够让你满意吗?谢谢!
总经理杨志坚:我简单补充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这个事情。
市场你很难准确的去预测,所以你现在预测从现在到下半年也好,明年也好,这是很难的。首先,要看到我们自己怎么做,这个是最重要的。
从2021到2022这两年,全球航运公司都应该有很好的盈利。这个时期是很重要的,给船公司很大的机会,对财务结构、成本结构、股权结构等做了一番调整,它现在自身是回复到了一个新的状态。
市场回到本源状态,但公司回复到一个新的状态,这个状态不是以前我们看到的,遇到市场波动的时候,回落的时候好像就是很差的状态。他现在的状态是不错的,至少抗周期的能力,盈利能力,这些应该是跟原来有很大的提升。
大家可以从每家公司的负债率能看出来,海控从原来的百分之九十几到现在这么良好的状态,东方海外就更是了,港口也是,整个海控的财务都出现一个非常好的状态。
所以市场回归本源,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公司回复到一个新的状态,这是差别比较大的。
至于未来怎么样,的确很难预测。这个问题这样回答你可以吧?
董秘肖俊光:第二个问题,我在其它场合与投资者也交流过。
首先,在增持和回购这两项比较来看,对于整体股东来讲,可能说回购要好于增持,所以我们也理解。
第二,建议让我们增持达到上限2%,这个建议很好,我们也会尽量去做。
爬行增持的时间性在于,前面如果已经有增持的话,后面的增持要考虑到前面的增持情况,就是说你不能在任何一个12个月的期间内,构成这个期间内的份额超过膨胀。
总的来说,这些规则我们都已经深入研究了,后面具体怎么来操作,具体的方案还是需要公司董事会来进行决策。
此外,从我们已经做出的这些决策,从公开信息可以看到,大股东维护公司股价的决心还是非常坚定的。你可以看到,我们的增持、股东回报派息率,都是接近上限进行的。
总经理杨志坚:这个问题重复了好几次,这样的回答你满意吗?
提问六(上海):谢谢朋友们,各位领导都很耐心的回答我们的问题
我有两个小问题:
第一是在生产效率方面,中远海控跟马士基这些国际大公司相比的话处于什么水平?差不多的水平,还是要向人家学习?
第二是21年22年公司的效益很好,在生产效率方面,公司取得了哪些比较大的进步?这些进步可以持续的为今后产生很好的效果,谢谢
副总经理陈帅:我们内部经常会跟头部的企业做对标,您说的生产效率,我相信最重要的对于船公司来讲,一个是装载率,一个是船舶的使用率,一个是箱子的利用率。
经过这一年来的对标,我们基本上在主要的航线上面,跟各头部班轮公司基本上是互相竞争的。双方之间都是贴近着市场在走,如果是满载,那没有比较,肯定是全部爆仓。
进入22年四季度市场有所松散的时候,包括今年一季度,乃至现在,我们的生产经营效率应该跟世界范围的头部公司,公布出来的数字基本上是完全吻合的,有上下也就零点几个百分点。
但是因为大家都是在贴着成本线运营,对客户的服务也是有严格的需求,所以现在生产效率指标的话,我们在行业内也是同步的。
也就是说,在这个行业里面,我们在头部企业面前是有底气的,也是有韧性所在的。
这两年,我们一直是抓住契机的。
一方面,经过这几年的历练,我们核心客户的紧密关系,尤其是这两年多特殊环境的历练,已经变得更加的可靠。因为在原来宽松的环境下,说实在的客户对综合物流供应商所创造的价值依赖性并不是很大,那么经过了这两三年特殊时期的互相配合,或者说互相之间赖以生存互相依赖的经历发生以后,我们也积累了一大批的对中远海控双品牌深深信赖,互相在行业生态中缠绕,互相依赖的大量核心客户。这可能是最重要的行业变化。
第二,这两年整个行业趋势也在发展变化,前面张炜总讲的是供应链物流的变化,从海上到陆端,再到物流端,再到仓储端,这是一个方面。
我讲的这个行业的变化是,世界上的经贸形势发生了很多的变革。我们作为是头部的航运企业,在原本比较强健的,就是从中国始发的美国欧洲地中海中东澳大利亚航线基础上,我们现在已经把发展的重头跟布局放到了中国区域以外,包括欧洲跟美国的大西洋市场我们已经有显著的发展,欧洲跟南美之间的市场我们也已经有很长的布局,印度往欧洲、印度往地中海、东南亚往澳大利亚这些航线等,应该来说在整个亚洲区域内还没有航商是这么做的。
那么,我们在这里面的市场竞争力,应该来说已经完全可以跟世界前三名的,欧系传统班轮公司在这些市场区域的竞争上面,已经具备了完全的实力。
所以,我们看到SCFI会发生变化,对我们的影响也会较以前相比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SCFI是上海出口的行业指数,但是我提到的前面的区域市场,占比的货量也是非常大的,而且它们的区间贸易量还在不断的增长。
当我们踏入这个市场,不能再逐渐扩大的时候,我们能真正做到在整个航运区间内各系列产品、各区域市场都能取得均衡发展的情况下,整个海控的抗周期,抗风险能力已经得到了大大的锻炼。谢谢。
总经理杨志坚:这样回答满意吧?
提问六:满意!
总经理杨志坚:满意。好。满意就可以。
可能大家比较关心的就是对标这个问题,实际上对标是每家企业评估自己的重要手段。现在我们上市公司基本都会有这个环节,对标要有一些数据采集来源,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经过公告的数据。
那么,从这些年情况来看的话,我们对自己的评估还是有信心的,基本上能够达到75位分值这个标准。具体比如说你刚才讲到一些生产效率,也是属于对标的很重要的要素,但是评估下来大概基本上还是不错的。
好,我建议,整个现场提问环节就到此就结束。
会后,公司还将通过投资者热线等途径来和我们各位股东保持沟通。
网页链接{#今日话题#} #全球综合物流# #全球供应链物流生态闭环体系#
$中远海控(SH601919)$ $中远海控(01919)$
$东方海外国际(00316)$
@今日话题
本话题在财经新闻有64条讨论,点击查看。
财经新闻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财经新闻手机客户端 bestfinancenews/xz]]>
#中远海控2022年度股东大会问答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