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ATA[
01
每年的4、5、6月份,总是我们投资人最忙的时候。因为有一堆上市公司要集中发布年报和召开股东大会。
最近这一周,我们团队马不停蹄地参加四个股东会,与上市公司创始人、职业经理人反复交流,了解他们对市场的判断,在疫情周期中如何把握机会实现突破;又是如何在犯错后,调整组织架构,带领企业转型?
其中一些企业的思考和做法,对企业家和投资者都有不少启发,后面我会和大家一一分享。
今天先和大家聊聊,参加家电龙头美的股东会的收获,从美的身上找到走出疫情危机的方法。
02
这一次是我第三次参加美的公司的股东会,每一次参加都有不同的感受。
作为中国家电行业龙头,美的在疫情周期中表现很不错,2022年营收3457.09亿,净利润295.54亿,对比疫情前2019年的营收2793.81亿,净利润242.11亿,两个重要指标都超出20%以上。
这说明美的已经走出了疫情影响,并且完成了对同行的超越。 截止5月23日,美的市值3929亿,约等于格力1974亿+海尔2166亿(4140亿),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
所以,我很好奇美的是如何做到的?
同时,我也调查过在2020年疫情之初,随着宅家经济的兴起,美的推出了一系列小家电产品,像空气炸锅、宠物家电等等。
但随着疫情潮水退去后,这些新增的小家电产品并没有像大家预期的一样火起来,反而成为了美的的负担。
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美的管理层的时候,方洪波董事长这么回答我说:
“新消费的浪潮把我们裹挟了进去,每个事业部都做了很多东西。
但今天回过头重新看,这些东西有泡沫,有些即使确实是创新,也不是美的的特长,因为迭代快、产品生命周期短,昙花一现,可能一年两年就没了。”
接着,方洪波反思说:“任何企业发展就跟人一样,会犯错误,会走弯路,很显然,美的也犯过错误。”
美的首席财务官(CFO)钟铮也给了我“关停并转”的详细数据:
“当时梳理出90多个品类,涉及900多个SKU,主要以收入和利润边界来处理的。目前来看,对于全年营收的影响十二三个亿,这些品类合计起来整体亏损约2000万元的水平。”
在新消费浪潮当中,我观察到很多企业为了业务稳定和就业,在疫情里都有过探索。
但很多事情都充满不确定性,很少有像美的管理层这样敢于认错和止损的。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宅家经济兴起的创新小家电,美的主要是以收入和利润边界来处理的。
这里有一个隐藏标准是:生命周期短、创新快的细分产品,不一定适合美的这样的大公司。
美的的优势在于上规模的产品,对于小规模和迭代快的产品,大公司体制导致成本高,例如管理成本和员工成本。
美的公司一个项目管理者年薪要30万,中小企业只需要15万,周期短、盈利有限的个性化产品养不了这么多人,速度也不一定跟得上。
当然,反过来看,由于管理成本低和灵活,中小企业就适合去尝试小规模和迭代快的细分产品。
03
随后,我向方洪波董事长请教了第二个问题:
我看到去年九月份,美的与万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除了家电方面合作,还有楼宇科技方面,请问美的在楼宇科技、2B业务方面的发展和前景情况如何?
方洪波介绍说,楼宇科技就像一个看不见的操作系统,把所有独立的消防、电机、强电、弱电等硬件都组合在一起,它在欧美已经是很成熟的业务,对标的跨国公司业务规模在80亿美元到130亿美元区间。
在中国,由于低碳,特别是供暖电驱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都会推动楼宇业务发展。
在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方面,方洪波说他庆幸当时把握住了并购机会,现在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并购的时候,中国市场占到库卡营收的7%,去年已经上升至23%,今年可能到25%-28%,随着中国市场规模的做大,会带来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成本优势就来了。
这也印证了美的这个体量的公司,不适合小规模和迭代快的产品。
还有就是对于新能源业务,方洪波分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储能业务“在可以看得见的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原因有两点:首先,电动汽车对燃油汽车百年以来的变革。
其次,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产业面临变革。
这两个产业正好都在变革期,如果不变革,我们一点机会都没有,既然变革了,并且我们已经晚了,所以现在奋发努力赶上,要通过并购、自主研发各种方式一起上。
这里我们看到,对于新品类、跨行业的多元化发展,美的是采用并购的模式。
并购,我们可能经常会看到,但根据中国并购公会统计,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成功率不到10%,为什么美的成功率这么高?
美的先后收购过万家乐、华凌冰箱、威灵电机,荣事达小天鹅洗衣机,后来又买下东芝小家电、库卡机器人、万东医疗。
美的就像中国的通用电器,并购做的非常成功,我分析有三个原因:
1、2001年完成管理层收购(MBO),完成从集体企业向民营企业的转制,达到上下同欲者胜的效果,避免了健力宝李经纬之痛。
2、在并购价格、商誉处理上更灵活。
3、企业在整合、包容性上更加开放,从美的创始人何享健交班给职业经理人,而不是自己的两个子女来接班,我们就能明显看到这点。
这三点都是民营企业的优势所在,特别是我觉得一个企业在多元化转型的过程中,管理层如果表现的过于强势,后期整合的难度就会很大,内部就会有不同的声音。
这次美的股东会,我们看到美的通过多元化走出了周期危机,同样,企业家也可以通过多元化财富管理,度过六大类不确定危机。
从投资者角度看,任何投资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经济周期的节点。尤其是在行业技术关键变革点,例如现在的新能源、人工智能。
希望通过今天美的股东会的分享,能帮助大家找到走出周期危机的方法,找到财富管理的方向。
本话题在财经新闻有1条讨论,点击查看。
财经新闻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财经新闻手机客户端 bestfinancenews/xz]]>
#三访美的股东会疫情周期危与机